从接触电致催化机制说碳中和
据央视记者郑玮玮报道:在1月13日下午的发布会上,我国科学家提出全新的接触电致催化机制,这将在碳中和、新能源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大家知道,碳中和的目的与意义都是限制碳排放量。因为科学研究表明,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、温室效应,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。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。
“碳中和”简单地说,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“收支相抵”。当社会发展所必须排放的气体形态的“碳”,全部被“减碳”效应的活动固化为固体的“碳”,也就实现了“碳中和”。碳中和,其实就是:“减碳”的量大于等于排碳的量。
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。国家主席向全世界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,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%~65%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。
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问题,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、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认为,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,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因此,植树造林成为抵消温室气体的有效路径。
如果说我们都应该致力于“碳中和”发展,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出一份力,对环保的重视也是非同一般。因此,我们有理由相信,我国坚定不移实施的政策和措施,必将为迎战碳达峰、碳中和而产生积极的影响。